原标题: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正式上线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登记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登记工作全面展开。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登记平台的启用,不仅对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深远意义,还将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赋能多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数据局表示,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是开展登记工作的信息化载体,实行“一个标准、两级架构”。3月1日上线的国家登记平台,主要负责办理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中央企业的登记业务,同时暂时代为受理部分未完成平台建设省份的登记申请。
根据国家数据局统计,国家登记平台的登记首日已有医保、气象、自然资源等多类国家级公共数据上线,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广东、海南、四川、陕西、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依托国家登记平台开展了登记工作。此外,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省级平成开发,与国家登记平台顺利对接,3月1日同步上线运行。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是我国公共数据加快流动和利用的制度创新。通过登记,能明确数据的权属、来源、用途等信息,为数据的合法合规流动提供保障,为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奠定坚实基础。国家登记平台上线后,将逐步构建起公共数据资源全国“一本账”,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数据资源将得到一定效果整合和统筹,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避免数据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袁帅认为,国家登记平台不仅是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系统,也是信息公开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数据单位能够最终靠平台发布数据资源和产品信息,用数单位可以查找所需数据资源,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这种信息公开披露机制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
国家登记平台明确,直接持有或管理公共数据资源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对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鼓励对未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登记结果有效期原则上为三年,自赋码之日起计算。对授权运营范围内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登记,根据授权协议运营期限不超过三年的,登记结果有效期以实际运营期限为准。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国家登记平台赋能了经济社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因为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公共数据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企业也能够最终靠平台更方便地获取所需数据,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特别是在数字化的经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城市等领域,平台的数据支持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召开金融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 会议认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日,随气温迅速回升,黄河内蒙古封冻河段开河速度加快,2月28日16时,内蒙古封冻河段开河至三盛公枢纽(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较常年偏早11天,标志着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截至目前,黄河累计开河135.3千米(较昨日增加16千米),剩余封冻593.1千米,其中上游内蒙古河段封河560千米,中游封河33.1千米。…
新闻推荐
【2025-05-01】
【2025-05-01】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7】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3】